close

處暑8月23日      003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七月中,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

 

秋天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小,空氣的相對濕度降低時,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,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,大便乾結等,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秋燥證

天氣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,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,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,所以起居作息也要調整。睡眠養生法中強調子午覺的重要性,即每日於子時、午時入睡。因為子午之時,陰陽交接,極盛及衰,體內氣血陰陽失衡,必欲靜臥,以侯氣復。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、腦血管病的發病率。

 

此時要多吃一些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,如黃瓜、番茄、冬瓜、百合、梨、蘋果、葡萄、甘蔗、柑橘、香蕉、柿子、奇異果、大棗和湯、粥等。有利於維生素的增補,還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盡可能少吃花椒、辣椒等辛熱食品,更不宜吃燒烤食品,以加重秋燥的症狀。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,酸味主收斂。

 

l          養生小提示

穿著提示:不宜急於增加衣服。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,以保護陽氣。

夜寢提示:腹部蓋薄被,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。

飲食提示:盡量不吃白蘿蔔(胡蘿蔔除外)。此時人的中氣不足,吃蘿蔔易傷中氣。

 

l           助眠 明目小妙招 天門開穴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兩拇指指腹緊貼於印堂穴,

由印堂穴→睛明穴結束順時鐘方向依序按壓。

每個穴位按壓3秒後輕放,重覆3回。008

 001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中天承中醫 的頭像
    台中天承中醫

    台中天承中醫

    台中天承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