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 11 月8日 立冬補冬,補嘴空。
習俗是立冬要進補,通常是吃麻油雞或是四物、薑母鴨、十全^^~ 您補了嗎?
這些都是比較偏溫補的湯劑,虛寒體質的人吃了,可以緩解手腳冰冷的症狀。
冬季是養腎的季節,在湯裡可加入冬蟲夏草,至於量多少,最好由醫師依體質處方。
{ 第二顆心臟要顧好 保暖沒煩惱立冬進補依體質泡腳、規律作息也能舒服過冬 ^.^
腳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,在腳底有許多臟腑的反射區,在小腿也是董氏穴全息對應的重要地方。建議天冷泡腳讓血液循環好,也可以改善手腳冰冷,方法是用45℃的溫水,水位蓋過小腿肚,切幾片老薑,一起浸泡,時間為10~15分鐘。
{ 天承中醫給您時刻溫暖~冬天想泡腳愛自己,卻又不知該從何開始怎麼辦 = .= ?
我們有以下解套方案…
筋骨舒活方:經常性肩頸痠痛、腰酸背痛、腳僵直不舒服、辦公室久坐工作者。
窈窕代謝方:下肢習慣性水腫、小腹凸腰寬大臀、梨型體型者。
秘元調氣方:手腳長年冷吱吱、下腹腰區大腿循環不良、冰冰公主者。
{ 中醫小常識 報您知!
以中醫的觀點來說,先天之本是腎,後天之本是脾胃。中醫的「腎」並非西醫的「腎臟」,而是指身體基本功能。腎氣在我們邁入四十歲後開始走下坡,腎氣不足,其餘四臟六腑的功能也會受影響,一般補品大多都是提振腎氣,但是,養生要「以後天養先天,所以冬令進補的首要原則就是「虛不受補」,「虛」指的即是「脾胃虛」。
只是什麼又是脾胃虛呢???
許多女生在生理期結束後,會吃四物湯或八珍湯調養,
但每吃必拉肚子,這就是脾胃虛的表現,
因為腸胃是人體最早衰退的器官,
大約二十五歲就開始退化,
腸胃虛的狀況下,補品入肚就拉,沒有加分還扣分。
也就是說要先調好脾胃,才能進補喔!